新质生产力, 在这里“破土而出”
2025-04-02 11:04:59? ?来源:天津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长果桑葚、车厘子、蓝莓……这些水果的原产地大都是美洲地区,而如今,它们的“产地标签”上多了天津。 前些天,市农科院武清福源道院区内的车厘子树花朵绽放。这种外国水果缘何“落户”天津,有了天津味?好品种和好土壤彼此“投缘”是先决条件。有北运河纵穿南北,永定河横贯东西,武清区土壤多为砂性土、壤质土,土层深厚,土质疏松肥沃,适合车厘子的生长;而提前上市了两个月的蓝莓,来自蓟州区马伸桥镇,这片位于于桥水库北岸的土地,土质呈弱酸性,天然适宜蓝莓栽种。 资源优势是基础,而因地制宜是方法。一个外来品种能在本地扎根,靠的绝非“复制粘贴”。美洲车厘子在武清区经历了4轮优化,现在品种个头更大,味道更甜,还成功申报了“津农精品”。结合气候土壤条件,不断改良,才能从“水土不服”到“开花结果”,从“南橘北枳”到“橘枳一般甜”。就拿马伸桥镇的蓝莓来说,通过“温室大棚+基质栽培+有机肥”的绿色高效栽培模式,不仅个头大、色泽好、口感脆,吃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花香,成为京津冀市场的“宠儿”。进一步看,结合资源禀赋、市场条件创新、求变,也是外来品种本地化后不会沦为“平替”,反而更受市场欢迎的诀窍。 “外来品种能种好吗?”“把本地的品种种好就行了,瞎折腾啥?”这些水果刚引进的时候,质疑声不少。但就是有人敢想敢试,让外国水果落了户,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。天时地利,比不过人的想象力,从前看天吃饭,如今看墒情有物联网,喷药有无人机,采摘靠机器人,那些当下较为流行的前沿技术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,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,推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。科技创新正在重新定义“耕耘”二字,让农业这个脚踏土地的产业也可以充满创意。 “屏幕轻点万亩绿,月下耕耘智慧犁。欲问丰年何处觅,智慧新篇已破泥。”这是DeepSeek为智慧农业写的一首诗。可以说,科技创新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中,贯穿农业生产的全流程。但从已有的新产业、新模式来看,科技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才刚刚显露头角。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更多有效路径,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,更多“种子”将破土而出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